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地產調控關鍵要解決結構性矛盾
原創:
奧萊沈陽大躍進 周邊樓盤借勢升值或將影響樓市格局
金廊助沈陽化身國際大咖 商業還是少瞭點
雙11特別策劃:愛情限購令難道沒房就活該打光棍嗎
光棍節房企送甜蜜 貸款0利息還需擦亮眼
信貸雲林大埤信貸房貸台南七股房貸10月沈陽商品住宅市場成色十足 房企演繹強者恒強
當前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諸多問題被廣泛討論,筆者認為,當前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矛盾,而不是潛在總體需求不足造成。
潛在需求依然巨大
對房地產行業的潛在需求進行合理預估,首先要理解我國住宅市場的總體發展目標。住建部在2004年發佈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居住目標研究》中,有清晰並且非常合理的論述。該報告提出,到2020年,"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35平方米、農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40平方米",並且"居住區規劃信貸台北士林信貸板橋法拍撤回佈局合理、文化特色突出,配套設施齊全、現代,居住條件舒適、方便、安全,居住區內外環境清潔、優美、安靜,居住區服務質量優異,社區公共服務便利"。這一目標結合瞭世界很多國傢的發展經驗,且綜合考慮瞭多項指標,應當說對於地產行業的發展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依據該目標,我們可以對我國住宅地產的需求進行簡單估算。首先是需求量。2020年我國的總人口應保持在14億人左右,而城鎮化率會由2012年底的52.57%提高至60%左右,因此城鎮住宅的總需求至2020年按建築面積算大約是294億平方米;其次是存量。徐滇慶曾對我國住宅存量作過比較詳細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2011年底城鎮住宅存量為126億-137億平方米之間,假設城鎮住宅實際使用面積約為建築面積的75%,則2011年底按建築面積算我國已擁有168億-183億平方米的住宅存量。根據國傢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初至2013年6月末,住宅商品房累計竣工面積10.65億平方米,因此至2013年6月末我國城鎮住宅的存量按建築面積算應該約為178.65億-193.65億平方米。另外,截至2013年6月末全國還有40.35億平方米的住宅商品房處於施工狀態。
綜合需求量、存量、施工面積三方面因素,要達到2020年目標,我國城鎮住宅按建築面積算還有60億-75億平方米的缺口。雖然其他產權類型的新竣工住宅會減少一部分缺口,但是考慮到住宅每年2%左右的折舊率及大量改善性的住房置換需求,實際上住宅市場潛在的缺口應當更加大。要填補這個缺口,在2020年之前我國平均每年還需增加10億-13億平方米的住宅。
與推算出的缺口相比,近幾年我國每年新開工的住宅商品房大約有13億-14億平方米,每年竣工的住宅商品房大約有7億-8億平方米。因此從供需趨勢來看,房地產行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再進一步加快發展或者迅速崩潰,都不符合我國城市化對於住宅建設預定的目標,比較合理的業態是繼續穩步保持當前發展勢頭,並逐步減少每年的新開工面積,直至達到住宅市場供需平衡點。
結構性矛盾突出
盡管潛在需求依然十分可觀,但當前房地產業可以說是問題重重。追根溯源,絕大部分都不是由總量矛盾造成的,而是源於行業內部各種結構性的突出矛盾。要合理發展房地產業,重點是分析並解決最為關鍵的若幹個結構性問題。
首要問題是房價與購買力的不匹配。當前,對住宅需求最大的人群應當是進入城市不久的"新市民"。今年7月初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2卷)》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而公安部全國分縣市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戶籍非農業人口占全國戶籍總人口的比重為34.17%。因此大約有兩億人口居住在城鎮卻沒有城鎮戶籍,這一群體基本是在城市務工的農業人口。一份由全國人大代表陳平提供的調查報告指出,安徽省的農民工在城市購房的比例僅為0.9%,全國的情況應該類似。而各類保障性住房也基本不能覆蓋這一群體,也就是說這兩億左右的"新市民"絕大部分都沒有在城鎮內購置房產。徐滇慶在他的分析文章中估算,大約有2.16-2.36億在城鎮的人口沒有自己的住房。這兩個不同渠道的數據基本吻合,驗證瞭上述觀點。對於"新市民"這一群體來說,當前商品住宅價格過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城鎮住宅需求最大的一個群體,購買力長期無法支持當前的商品住宅價格,房地產業的發展必然不可持續。
與這一問題相關的是保障房建設和分配的滯後以及租房市場的不健全。如今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多以戶籍為門檻,保障覆蓋范圍很不全面。而保障租住房的分配過程又不甚透明,是否公平合理亟待商榷。另一方面,商業租房市場依舊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主要問題包括房源信息失真、中介收費沒有標準、遇到問題投訴無門等。受保障房與租房市場各種問題影響最大的,正是居住在城鎮的農業人口,他們享受不到保障房的福利,商品住宅的價格又過高,同時租房市場的不規范往往導致他們無法租到合適的住房,因此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長期生活在次優的住宅環境內。保障房和出租房本是疏導無法承受商品住宅人群的最好渠道,但在當前的形勢下卻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
房價與購買力的不匹配也會對住宅以外的消費產生很大影響。有研究發現,房價對傢庭消費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且這種抑制作用在未婚男性傢庭中尤為明顯。1997-2008年房價上漲60個百分點,導致傢庭消費下降7.8個百分點。這一研究結果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城鎮化應當是全社會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過程,地產行業的發展固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但如果傢庭消費因此受到明顯抑制,那城鎮化就偏離瞭它的初衷。
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認識到雖然房價與購買力不匹配,但是房價暴跌對於經濟弊遠大於益,所以需要持續不斷地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增強住房需求群體的購買力;二是要加強保障住房的建設分配和租房市場的規范化,分流一部分商品住宅購房需求。
除瞭房價與購買力的不匹配之外,還有一個矛盾是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從全國來看,局部地區房地產發展過快,某些地方出現瞭所謂的"鬼城"。7月份發佈的《城市房地產發展風險排行榜》評估瞭286個地級以上市房地產發展風險,其中風險最主要的集中區域在我國西北地區,並且風險最高的前50個城市幾乎均為三線城市。就市級層面而言,現在很多城市都在興建新城、衛星城,這些城市中的新區也有過度地產開發之嫌。與這些局部地區的過度開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大城市、城市中心區域,住宅依舊是相對稀缺的資源。
我國住宅市場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很可能會長期存在,這是由房地長行業的長周期特性決定的。可行的措施是繼續發展城市和城際交通體系,轉移一部分大城市和市中心人口至新開發區域。這樣既緩解瞭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區域的壓力,又充分利用瞭已過度開發地區的住宅地產資源。然而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有資金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因此需要認識到調整區域不平衡是一個漫長的、動態平衡的過程,應當用長遠眼光對待這個問題。
地產調控關鍵要解決結構性矛盾
原創:
奧萊沈陽大躍進 周邊樓盤借勢升值或將影響樓市格局
金廊助沈陽化身國際大咖 商業還是少瞭點
雙11特別策劃:愛情限購令難道沒房就活該打光棍嗎
光棍節房企送甜蜜 貸款0利息還需擦亮眼
信貸雲林大埤信貸房貸台南七股房貸10月沈陽商品住宅市場成色十足 房企演繹強者恒強
當前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諸多問題被廣泛討論,筆者認為,當前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矛盾,而不是潛在總體需求不足造成。
潛在需求依然巨大
對房地產行業的潛在需求進行合理預估,首先要理解我國住宅市場的總體發展目標。住建部在2004年發佈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居住目標研究》中,有清晰並且非常合理的論述。該報告提出,到2020年,"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35平方米、農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40平方米",並且"居住區規劃信貸台北士林信貸板橋法拍撤回佈局合理、文化特色突出,配套設施齊全、現代,居住條件舒適、方便、安全,居住區內外環境清潔、優美、安靜,居住區服務質量優異,社區公共服務便利"。這一目標結合瞭世界很多國傢的發展經驗,且綜合考慮瞭多項指標,應當說對於地產行業的發展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依據該目標,我們可以對我國住宅地產的需求進行簡單估算。首先是需求量。2020年我國的總人口應保持在14億人左右,而城鎮化率會由2012年底的52.57%提高至60%左右,因此城鎮住宅的總需求至2020年按建築面積算大約是294億平方米;其次是存量。徐滇慶曾對我國住宅存量作過比較詳細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2011年底城鎮住宅存量為126億-137億平方米之間,假設城鎮住宅實際使用面積約為建築面積的75%,則2011年底按建築面積算我國已擁有168億-183億平方米的住宅存量。根據國傢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初至2013年6月末,住宅商品房累計竣工面積10.65億平方米,因此至2013年6月末我國城鎮住宅的存量按建築面積算應該約為178.65億-193.65億平方米。另外,截至2013年6月末全國還有40.35億平方米的住宅商品房處於施工狀態。
綜合需求量、存量、施工面積三方面因素,要達到2020年目標,我國城鎮住宅按建築面積算還有60億-75億平方米的缺口。雖然其他產權類型的新竣工住宅會減少一部分缺口,但是考慮到住宅每年2%左右的折舊率及大量改善性的住房置換需求,實際上住宅市場潛在的缺口應當更加大。要填補這個缺口,在2020年之前我國平均每年還需增加10億-13億平方米的住宅。
與推算出的缺口相比,近幾年我國每年新開工的住宅商品房大約有13億-14億平方米,每年竣工的住宅商品房大約有7億-8億平方米。因此從供需趨勢來看,房地產行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再進一步加快發展或者迅速崩潰,都不符合我國城市化對於住宅建設預定的目標,比較合理的業態是繼續穩步保持當前發展勢頭,並逐步減少每年的新開工面積,直至達到住宅市場供需平衡點。
結構性矛盾突出
盡管潛在需求依然十分可觀,但當前房地產業可以說是問題重重。追根溯源,絕大部分都不是由總量矛盾造成的,而是源於行業內部各種結構性的突出矛盾。要合理發展房地產業,重點是分析並解決最為關鍵的若幹個結構性問題。
首要問題是房價與購買力的不匹配。當前,對住宅需求最大的人群應當是進入城市不久的"新市民"。今年7月初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2卷)》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而公安部全國分縣市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戶籍非農業人口占全國戶籍總人口的比重為34.17%。因此大約有兩億人口居住在城鎮卻沒有城鎮戶籍,這一群體基本是在城市務工的農業人口。一份由全國人大代表陳平提供的調查報告指出,安徽省的農民工在城市購房的比例僅為0.9%,全國的情況應該類似。而各類保障性住房也基本不能覆蓋這一群體,也就是說這兩億左右的"新市民"絕大部分都沒有在城鎮內購置房產。徐滇慶在他的分析文章中估算,大約有2.16-2.36億在城鎮的人口沒有自己的住房。這兩個不同渠道的數據基本吻合,驗證瞭上述觀點。對於"新市民"這一群體來說,當前商品住宅價格過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城鎮住宅需求最大的一個群體,購買力長期無法支持當前的商品住宅價格,房地產業的發展必然不可持續。
與這一問題相關的是保障房建設和分配的滯後以及租房市場的不健全。如今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多以戶籍為門檻,保障覆蓋范圍很不全面。而保障租住房的分配過程又不甚透明,是否公平合理亟待商榷。另一方面,商業租房市場依舊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主要問題包括房源信息失真、中介收費沒有標準、遇到問題投訴無門等。受保障房與租房市場各種問題影響最大的,正是居住在城鎮的農業人口,他們享受不到保障房的福利,商品住宅的價格又過高,同時租房市場的不規范往往導致他們無法租到合適的住房,因此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長期生活在次優的住宅環境內。保障房和出租房本是疏導無法承受商品住宅人群的最好渠道,但在當前的形勢下卻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
房價與購買力的不匹配也會對住宅以外的消費產生很大影響。有研究發現,房價對傢庭消費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且這種抑制作用在未婚男性傢庭中尤為明顯。1997-2008年房價上漲60個百分點,導致傢庭消費下降7.8個百分點。這一研究結果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城鎮化應當是全社會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過程,地產行業的發展固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但如果傢庭消費因此受到明顯抑制,那城鎮化就偏離瞭它的初衷。
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認識到雖然房價與購買力不匹配,但是房價暴跌對於經濟弊遠大於益,所以需要持續不斷地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增強住房需求群體的購買力;二是要加強保障住房的建設分配和租房市場的規范化,分流一部分商品住宅購房需求。
除瞭房價與購買力的不匹配之外,還有一個矛盾是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從全國來看,局部地區房地產發展過快,某些地方出現瞭所謂的"鬼城"。7月份發佈的《城市房地產發展風險排行榜》評估瞭286個地級以上市房地產發展風險,其中風險最主要的集中區域在我國西北地區,並且風險最高的前50個城市幾乎均為三線城市。就市級層面而言,現在很多城市都在興建新城、衛星城,這些城市中的新區也有過度地產開發之嫌。與這些局部地區的過度開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大城市、城市中心區域,住宅依舊是相對稀缺的資源。
我國住宅市場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很可能會長期存在,這是由房地長行業的長周期特性決定的。可行的措施是繼續發展城市和城際交通體系,轉移一部分大城市和市中心人口至新開發區域。這樣既緩解瞭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區域的壓力,又充分利用瞭已過度開發地區的住宅地產資源。然而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有資金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因此需要認識到調整區域不平衡是一個漫長的、動態平衡的過程,應當用長遠眼光對待這個問題。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news/2013-11-11/08162488606.s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